关注公众号

关注公众号

手机扫码查看

手机查看

喜欢作者

打赏方式

微信支付微信支付
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
×

一例酷似硬膜下血肿的横窦血栓病例分析

2022.4.05

脑静脉窦血栓(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,CVST)临床表现多样,缺少特异性,早期容易误诊和漏诊,死亡率近50%。现就我们收治1例CVST患者报道如下。


病例资料


患者,男,17岁,因头部外伤后头痛、恶心4 h入院,伤后出现癫痫大发作一次,持续3 min后自行缓解。入院查体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。头颅CT示左额部颅骨内板下方双弧形高密度影,局部凹陷骨折,下陷1 cm,局部脑组织受压,相应部位头皮肿胀,脑室系统正常。行清创缝合+凹陷碎骨片整复+硬膜外血肿清除术,术中未发现硬脑膜破裂。术后6 d出现头痛、频繁呕吐,复查头颅CT示手术区域结构正常,右侧枕叶颅板下方模糊片状高密度影(图1A),CT值为68 Hu,脑沟变浅,弥漫性脑水肿。头颅MRI示右侧横窦小脑幕部位T2WI相呈混杂信号或稍高信号影,T1WI相呈等信号,FLAIR像呈高信号,右侧小脑受压,右侧小脑硬膜下血肿。


腰椎穿刺术检查:颅内压360 mmH2O,脑脊液颜色清亮,脑脊液常规化验示白细胞2个/μl、蛋白含量336 mg/L。凝血功能正常。初步考虑横窦血栓。所以决定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。全脑血管造影示双侧横都、乙状窦均不显影,右侧横窦血栓形成并累及窦汇区(图1B)。考虑患者颅脑术后1周,不适用溶栓治疗,给予抗凝(低分子肝素钙4000 IU,皮下注射,2/d)等治疗。1周后颅内压增高症状消失,3周后复查头颅CT示右侧小脑颅骨内板下方高密度影消失(图1C),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双侧横都、乙状窦显影良好(图1D)。患者痊愈出院。


1649126450586635.jpg


讨论


目前,CVST的病因尚不清楚,主要是因为慢性消耗性疾病(如肿瘤、结核、血液病等)引起严重脱水、口服避孕药物、妊娠后期或产褥期妇女、肾病综合征、感染等并发凝血纤溶功能紊乱,血液凝固性改变及血液动力学异常改变。一般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病因。感染性因素主要是颜面部感染、鼻窦炎、中耳炎等,非感染性因素常见为产褥期、妊娠、口服避孕药物,或者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。研究表明D-二聚体水平升高可以作为诊断CVST的依据之一。本例不存在脱水导致高凝状态等危险因素,且凝血酶原时间、纤维蛋白原、D-二聚体水平均正常,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。


CVST的诊断主要依据是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。早期临床表现为头痛、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,后期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局灶体征。66.7%的CVST患者颅内压增高,但脑脊液成分改变不明显,缺乏特异性。另外,CVST患者头颅CT表现也多种多样,直接征象有束带征、高密度三角征、空三角征和Delta 征等,间接征象有脑实质局限性或广泛性低密度影。


但CT诊断CVST证据不够充分。MRI最有价值的直接征象为空三角征,增强扫描在静脉窦中心出现三角形信号减低区,周围包绕高信号环,三角形低信号表示窦内血栓块。但由于流动饱和效应及磁敏感等因素影响,导致CVST 的MRI成像特征复杂。目前,DSA仍然是诊断CVST的金标准,不仅可以清楚地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部位、范围,而且可以显示颅内静脉异常回流和代偿循环情况。


CVST发病率低,延误治疗预后不良,所以对于综合各种临床资料仍不能确诊者,建议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。


推荐
热点排行
一周推荐
关闭